地點:彰化高中圖書館7樓
時間:20070821 9:00~11:00
主題:台灣教育的發展
報告者:杜正勝
內容如下:
淺談台灣教育歷史發展演進,過去台灣的教育所呈現的專制與威權化,造成學生人格不正常成長,以追求分數為目標的弊端。現今教育目標打破以升學主義,強調人民的核心價值,也就是主體意識的覺醒,進而推展教育四大化:教育自由化、教育普及化、教育正義化與教育正常化。
(一)教育自由化
對個人與權威制度的解放
教材方面:版本多元,一綱多本
師資方面:教師儲備制
學生方面:入學管道多元
(二)教育普及化
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
前提:高中職優質化補助與經濟弱勢學生補助
提升錄取率與就學率
(三)教育正義化
(四)教育正常化
不偏重學科科目,強調五育並重
討論:
一、學生體適能如何提升?
1.教師在課堂教授體育知識與技能,著重於培養學生運動習慣,而不在於每間學校增設體育班。不重於培養選手,應培養觀眾。
2.增加課間時間讓學生運動
3.推行快活計畫,提升學生的心智能力,增加培養學生的挫折忍受力與壓力。
4.由原本的333改成210
5.學校閒置空間再利用五計畫中,有一項是包含體育。
二、課後輔助計畫應多照顧弱勢團體,放寬限制,如單親家庭、勞工階級家庭都可列入補助範圍,不應只限於低收入經濟家庭。
三、流浪教師是少子化與教師培育多元後的產物,目前以著手在減低師資培育措施,日後成果才會逐漸顯現。在學校方面以減低班級學生人數來保障在職教師。
四、破除名校迷思,將推行各高中學生畢業後成就發展調查,結果予以公佈,強調以孩子長遠發展為目的。
五、S型編班應有相關監督機制產生,以確保其公平公正性。
六、國中生物課本應強調台灣生物多元化。
省思:
今天看到各式各樣的學校老師,每位老師對教育都相當有熱忱,希望教育能越做越好,提出的建言也是相當有建設性的。從中也可以看到教育問題並不是一時就累積而成的,也不是一時就可以解決的。在社會經濟型態的改變下,教育勢必也要改變,而教育是百年大樹,一時一地的政策會受到反彈也是情有可原的,但這無非是為我們的下一代做更好的準備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